点击:766 时间:2024-09-12
当即时零售解决了鲜花行业的种种问题,这门情绪消费,正在越来越像一门好生意。
作者|付饶 杨知潮
编辑|李斯
马伯庸写过一部虚构的中篇小说《长安的荔枝》。
这部小说里,故事不再围绕于人们津津乐道的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的爱情故事,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负责从岭南将荔枝运输到长安的小吏,展开了“无人知是荔枝来”背后隐藏的难题——如何将荔枝保质期延长,将运输时间缩短,将荔枝最后安稳无误地送进皇宫。
尽管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小吏还是决定放手一搏:“就算失败,我也想知道,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。”不过最终他还是失败了,倒在了“最后的100米”。
一骑红尘属于达官贵人,老百姓要想换红颜笑,还得靠现代供应链。从冷鲜肉到海鲜,再到新鲜蔬菜,现代供应链把无数原本和荔枝一样的奢侈品,变成了平民日常消费品。
眼下,供应链配送体系带来的变化发生在了一个新的行业:鲜花。
这种商品比杨贵妃的荔枝还要娇贵,花季短,难保存,容易枯萎,一点磕碰就会损坏。与此同时,这种消费较为低频,导致它的规模无法扩大,给从业者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。
但它的缺陷,与即时零售的优势恰恰不谋而合。超快的配送速度跑赢了鲜花的凋零速度,同时也满足了鲜花“惊喜”的本质使命。
于是,只需要半个小时,红颜知己就能收到一支鲜花,而笑的不止有红颜,还有那些曾饱受鲜花行业不确定性折磨的商家。
01 现代版的“一骑红尘妃子笑”
先提一个问题:好吃的海鲜那么多,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为什么是鲍鱼和海参被奉为至上的食材?
答案当然是物流原因。
皮皮虾、生蚝、梭子蟹虽然好吃,但这些海货都讲究一个鲜美。在没有冷链的年代,即便是乾隆皇帝,也只能用海鲜干货解解馋。而晒干以后,干海参、干鲍鱼不仅口感尚可,甚至还能带来了更加复杂的风味。而如果是消费不起海参和鲍鱼的平民,就只能吃一点咸鱼打打牙祭了。
上世纪末,冰柜车在国内开始普及,冻鱼逐渐出现在了内地的餐桌上。方便冰冻运输的带鱼,成为各大单位发福利的首选,也成为了一代国企子女的共同记忆。而眼下,冷链的愈发普及,已经把海鲜带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,即便是内陆地区,也能买到30元以下的大虾和10元以下的花蛤。
这就是物流配送变革带来的力量,它经常能够决定一种商品,一个产业的命运。它能把罕见的深海鱼活脱脱地变成了“土产品”,也能把一年购买几次的奢侈品,变成每天都能购买的日用品。
新的革命发生在鲜花上。
以往,鲜花消费和海鲜一样,都不是一个大众普遍性的消费需求。只有在情人节、七夕、母亲节等少数节日。最终导致消费者在大街上想找到一家花店的难度并不小——在很多城市,花店比五金店还要少。
但眼下,鲜花正在和生蚝一样,成为一种日常农产品。云南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的鲜切花交易大数据显示,我国鲜花在2023年成交量23.4亿枝,成交额25.65亿元,同比增长20%以上。
比单纯的体量增长更重要的是频次,鲜花消费早就不只在节日作为送礼商品的属性存在。
一则2022年的数据显示,超七成消费者购买鲜花的目的是表达感情,同时,有47.6%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买花是为了“装点生活环境”,28.8%的为了“愉悦自己”。2017年时,鲜花的日常消费仅占12.7%,到了2022年,这一占比已经翻倍。
数字背后,是越来越多把鲜花当成日常情绪消费的消费者。一位90后消费者牧牧表示,她曾在下班途中看到地铁花店里用复古油皮纸精致包装的小花束,并且只需要10元。这种廉价的幸福感让她一发不可收拾。从那之后,偶尔在逛超市、坐地铁的时候,她总会给自己送上一束花。
敏锐度的从业者也改变了策略,彬彬是一位从业8年的鲜花主理人,从创业开店前,就开始思考如何提高线下花店的周转率,如何在少数节日之外也卖出去自己的产品。最终,她以“惊喜”为概念,通过加入甜品、伴手礼、气球派对布置,拓展日常业务。
这种变化的驱动力来自互联网。
2013年以后,特别是疫情以后,电商花店的崛起,弥补了实体花店数量不足带来的购买不便。2023年,实体花店零售业务市场总销售额占比为45.5%,美团、淘宝等平台的鲜花线上零售一路攀升,占总规模比重的54.6%
彬彬回忆,5年前的线上平台,鲜花仍是小众消费品的存在,且品类仅局限于玫瑰、满天星等大家熟知的花材,品类不超过4种。而眼下,美团平台上的SKU丰富程度已经超过了很多花店,线上也逐渐成为消费者的主流购买渠道。
更新的变化来自即时零售。2018年美团闪购上线以来,这种新的模式正在吸收各种新品类,从餐饮到服装,甚至到电子产品,都在通过即时零售的方式售卖。
而对消费者来说,鲜花这种高时效性(佳人不会长待,鲜花也易凋零)的单品,非常适合通过即时零售购买。据美团闪购平台数据显示,仅去年520情人节一个节日,订单量就增长了23%。即便是在低线城市,线上购买花束也成为一种趋势。三线及以下城市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4%,乡镇城市鲜花交易额年同比增长超10000%。
据入驻即时零售平台的花店主理人彬彬表示,去年情人节、母亲节,她的花店在线上迎来了爆单,比平时订单数翻了3倍。和彬彬一样洞察到线上市场的鲜花商户还有很多。截至2023年年末,通过美团闪购卖出鲜花的商家数量,已达2018年时的10倍,全国超过20万家花店选择在美团闪购上线经营,它们通过即时零售的网络,把惊喜传递给受花者。
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故事在一千年多年后重演,只不过荔枝已经变成了鲜花,“一骑”已经变成了外卖骑手。
02 外卖的“拯救”
从供应链的角度,鲜花是一门糟糕的生意。
首先,鲜花的花季太短。这导致这门生意无法长时间积压库存,只需要几周甚至更短,放在冰柜里的鲜花就会烂掉。
而在消费端,鲜花生意的“花季”也太短,它的需求大多集中在情人节、七夕等少数几天,或者是婚庆等大型典礼。低频,会直接影响到花店的生存,最终带来鲜花价格的昂贵。在即时零售起步之前的2017年,鲜花日常消费额仅占总消费的12.7%,这意味着情人节等少数几天的鲜花消费占比接近9成。
这些长期限制着这门生意的天花板。
2014年以后,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阿里巴巴的上市,鲜花电商概念开始爆火。2015年,整个鲜花电商领域融资事件高达22起,融资额超过9亿元。
但泡沫很快破裂,2016年“鲜花电商第一股”爱尚鲜花成功登陆新三板,但上市之后连年亏损,于2019年被强制退市。另一家明星鲜花电商独角兽“花加”也在2023年9月由于资金问题停业整顿。鲜花融资也逐渐哑火。
乌云同样笼罩在小从业者身上,对他们来说,亏损多年早就习以为常。成都花商多妈就是其中一员,2017年开设花店的她,前三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。
追求花艺出品的她,一直希望能将自己的小店打造成具有独特品味,为此,她特意飞到台北两次学习并考取了相关花艺设计学院教授证书。